玩易窝前的追问:穷山恶水为何能“龙场悟道”?

甬派       2016-10-20 13:34:11

甬派客户端特派记者 梅子满

2016年7月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,引用王阳明先生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的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”之语,告诫所有党员都坚定理想信念,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。

龙场,就是如今距离贵阳大约1小时车程的修文县。

(修文校园围墙上的阳明先生事迹和思想)

如今漫步在修文县城,“王阳明”随处可见——当地新开张的高级宾馆门口,写有“知行合一”的雕塑正在不停地接受喷泉的“洗礼”;宾馆的大堂,迎面是巨大的“知行合一”壁画;房地产项目的工地围挡上,一整排都是有关王阳明的喷绘;当年阳明先生创办龙岗书院的地方,如今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修文县第一中学,“王阳明”成为校园里绝对的主角,不仅安放着两尊阳明先生雕像,而且教学主楼也被命名为良知楼,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被工整地写在一整面围墙上……

“修文是静悟人生的王学圣地。”修文县县委书记蒋志伦介绍,修文县正在保护阳明遗址、发掘阳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,厚植阳明文化优势,传承弘扬阳明心学,建设精神文化高度。

(当地小学生表演阳明先生教书)

(修文一中校长刘丽萍在讲解校园里的阳明文化)

这座城市正在雄心勃勃地打造“王学圣地”。作为这一雄心的表征,以当年阳明先生居住了2年多时间的阳明洞为核心,一座占地5000亩的中国阳明文化园已经初具雏形。除了开办“重德修文”大讲堂,阳明文化“九进”工程(即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农村、进企业、进部队、进景区、进家庭、进商铺)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之中;10月29日第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期间举办的“阳明心学·龙场论坛”,被当地寄予成为国家级文化论坛的厚望。

王阳明的“龙场顿悟”,如今显然在新的形势激荡下,让这座仅31万人口的小县城有了成为“中国国学名片、全国阳明文化旅游名县和世界心灵旅游目的地”的大梦想。

(玩易窝)

阳明先生的“龙场顿悟”之地,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是在写有“阳明先生遗爱处”的阳明洞。不过,据修文当地阳明文化研究者、63岁的杨德俊老人考证,真正的“龙场顿悟”之地,则是在离阳明洞直线距离2公里左右的玩易窝,“王阳明在玩易窝里仅住了几个月,随后就搬到了更为宽敞、更为干燥的阳明洞!”杨德俊老人同时还解释,王阳明先生悟道当晚的石棺,其实就是玩易窝最深处一眼像石椁一样的小洞穴。

(阳明洞)

10月19日上午,沿着雨后泥泞的小道,当甬派记者来到了玩易窝。往地下走数米,就是王阳明先生悟道的石椁状小洞,洞口仅1米多高,人只能猫着身子进去,深则不过2米余。508年前(1508年)的那个深夜,王阳明就是躺在这里,反复思考格物之理,突然顿悟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误也!”

站在小洞口往里张望,历史草蛇灰线,龙场悟道在这里早已不着痕迹。然而,一个困惑却油然而生: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,让小驿丞王阳明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苦苦追求真理?

1507年,养尊处优的礼部侍郎之子王阳明(在今天看来,是典型的“官二代”),出于忠诚和正直为忠臣辩护,却惹来牢狱之灾,出狱后又被太监刘瑾追杀,辗转数月才于1508年春来到自己的谪居之地——远离京城的偏远之地贵州龙场。当时的龙场,虽然是贵阳到毕节的九个驿站的首驿,但不过是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一个居户仅百户的小村,“蛇虺魍魉,蛊毒瘴疠,与居夷人鳺舌难语,可通语者,皆中土亡命。”王阳明刚到龙场时,连栖身之所也没有,最后在当地人指点下,才找到了一处临时山洞栖身,这就是玩易窝。

思绪继续飞扬——倘若当年被贬的是我,身处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,是否会像王阳明先生这样,依然专注地追求真理?

1996年,日本研究宋明理学首屈一指的专家、《王阳明大传》的作者冈田武彦站在玩易窝前,如是发问。他以泪流满面的羞愧,代表绝大多数人给出了最终的答案: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!

但王阳明做到了!原因何在?自发研究阳明心学已有20多年的杨德俊,给出的答案是——知行合一。

豁然开朗!“龙场顿悟”,不正是知行合一的生动演绎吗?

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引用的这句王阳明之语,就刻在修文县一中校园长廊的一块黑色大理石上,成为校长刘丽萍经常给学生灌输的理念之一。而回顾阳明先生生平,我们也不难发现,阳明先生之所以能“龙场顿悟”,前提是他有个大志向大信仰——成为圣贤。“登第及科恐未为第一等事,或读书学圣贤之人吧!”少年王阳明回答私塾老师的这句话,正是他高远志向的写照!

然而,像王阳明先生立过大志,最终却一事无成的人,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。所以,志向立而不行,离成功就会很遥远。王阳明先生的成功,不仅在于立志,立大志,更在于他对志向“吾道一以贯之”的坚持。“这样的话语成为他毕生坚持的座右铭,他为了成为圣贤而勤奋不已!”日本近代汉学家高濑五次郎在《王阳明详传》中如是说道。

毕生坚持当初的志向矢志不悔,绝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,所以才有了阳明先生石破天惊的“龙场顿悟”!

从这个意义上说,知行合一无疑就是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!这,或许就是龙场悟道给当下所有人、当代中国的启示——“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光辉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,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。”


【最佳跟评,是你吗?】

从宁波出发,寻时代精神,访文化自信之根!甬派记者作为“重走阳明路”大型全媒体行活动的一员,正沿着当年王阳明先生创立心学,并用一生书写“知行合一”完美人格的主要时空节点——贵州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,一站站地感悟阳明心学超越时空的伟大力量,审视知行合一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,思考文化自信背后咕咕涌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。

关于王阳明、关于知行合一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、关于文化自信,您或许也有很多感想和思考,有很多真知灼见。那么,在甬派特派记者发回的报道后面,跟评您的感悟和思考,将您的真知灼见与124万多派粉一起,如何?知行合一的伟大智慧,需要更多人的体认和传播,就让我们一起成为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和传播者!

甬派将从大家的评论中,每天选出4个最佳评论,奉上50元稿酬,以志感谢!

编辑 沈莉萍